校長的話
   

各位同學:

幾年前的一個小息,某同學問我,為甚麼要讀書?我今日就想和同學們分享《中學生祈禱手冊》這篇禱文 — 為能用功讀書而祈禱。

領: 上主賞賜我們求學的機會,但我們會以為讀書只是為了未來舒適的生活,或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,或為了逃避勞動,或為了沒有別的事可做。



答: 主,我們深知這些原因都難以激勵我們上進向學。求你讓我們明白到讀書是為了發揮潛能,充實心靈,學習群體生活,好能負起負任,一生做一個自立的人,能照顧家庭,貢獻社會人群。主,求你激勵我們努力學習的心志。

讀書的確可能為大家帶來「未來舒適一點的生活」,昨日剛剛在網上睇到視頻,標題是「吃不了學習的苦,就要吃生活的苦」。但禱文也告訴我們,讀書有更重要的意義:發揮我們自身的潛能。

我記得自己就讀小學時,成績不是出眾的一群。升上中一時,我的唯一目標只是會考後能升讀中六。隨著知識及成功經驗的累積,自己的目標也應該愈來愈高了:入讀香港中文大學、在香港大學修讀碩士、當教師、主任、副校長、校長 ………。其實,每位同學和校長也是天主的創造,我們有著一般人的智力,但天主給予我們不同的潛質,每位同學也有無限的可能性,所以大家不要看輕自己,也要給自己一個更高更遠的目標。

曾經聽過一位同學的分享,因為他受過別人的幫助,所以將來想當社工。另有些同學較喜歡STEM,他們想將來成為程式設計師、機械工程師,或是工程技術員。社會上,每一個崗位也是小齒輪,同樣是非常重要的。若這幾位同學們在求學時期可以發揮自身興趣或潛能,將來在社會上肩負不同的崗位,能夠自立及照顧家庭,便是能貢獻社會人群了。

這是我十多年前在柬埔寨拍攝的相片。每到一處景區,總會有些孩子以英語向旅客搭訕,他們目的是想充當導遊,從中賺些小費。但是,他們未必能夠到學校上學,有些則只可以到孤兒院學習簡單英文。

在新學年開始的時候,我對同學有以下兩個期望:

1) 積極參與。本年重點價值觀是:常懷感恩、參與群體,我希望大家懂得感謝上主、家人、老師讓我們得到求學的機會。所以我們需要愈加珍惜,積極參與課堂內及課堂外的學習機會,藉此去發揮我們的潛能。

2) 努力學習。學習沒有捷徑,但若你認為事情重要的話,你總會想到解決辦法。正如柬埔寨的孩子學習英語一樣,他們認為學習英文是重要的,儘管他們沒有上學的機會,他們也會努力克服困難。

祝各位學業進步,身心靈健康,多謝各位。





沈明輝校長
2024-09-02

 

去最頂端
Template by JoomlaShine